• 广西汉代金饼初论

    黄启善

    <正>用黄金铸币,在我国已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资料,充分地证明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黄金就被作为货币而广泛流通使用,如世界闻名的楚国“郢爱金版”,就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黄金铸币。在广西发现的古代货币中,有几块极为珍贵的汉代金饼,这些金饼是广西目前发现金币中年代最早的黄金铸币。对于这些金饼的研究,虽然在个别论著中有所提及,但至今还没有人进行过专门的研究,本文拟对这些汉代金饼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探索,不妥之处,敬请识者赐教。 一、广西汉代金饼的主要特征 说到金饼,有必要把金饼的名称问题说明一下,因为目前学术界对金饼命名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金饼一般系指汉代金币的麟趾金和马蹄金而言”;有的则认为金饼不是指麟趾金和马蹄金,它是西汉时代除武帝另铸的“麟趾、马蹄”以外的一种“饼金”。所以,有的人就直接了当地指出“把饼形金币统称为马蹄金或麟趾金是不适宜的”。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太始二年三月“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令黄金为‘麟趾’,褭蹄,以协瑞焉。因以班赐诸侯王”。东汉人应劭曰:“获白麟,有马瑞,故改铸黄金如麟趾,褭蹄,以协嘉祉也”。颜师古也说:“既宜改故名,?

    1997年S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9 ]
  • 从‘刀化’看齐、燕二国社会经济模型

    张春云,胡庆生,曾宪瑜

    <正>马克思说:“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交换之历史的扩大与加深,又发展了在商品性质中睡眠着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为了便于交易,把这种对立外部地表现出来的是要求有一个独立的商品价值形态,并不绝地进行,……劳动生产物越是转化为商品,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就越依比例越是完成。”马克思的论述说明货币是一种在交换过程中因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结晶。由于交换程度的扩大和加深,就要求有一种商品成为其它商品的等价物,最后,这种商品终于从一般商品中分化出来,变成为一种特殊商品——货币。这里,有一个问题:这种转化为货币的特殊商品,在其转化之前,即在它还仅仅是一

    1997年S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 ]
  • 浅谈革命苏区货币票面设计的风格

    李安宪

    <正>我们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货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绚丽多彩,有自己的独特的发展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货币文化。它涉及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艺术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宝贵记录。 作为一名货币收藏、爱好者,欣赏货币,既着眼于艺术、历史等方面;更为重要者,是政治、精神文明方面,以其能振奋人的革命精神,陶冶情操,寓教乐于其中。从这一点出发,我从我国革命苏区货币票面设计中,欣赏、领会到其中的特有风格。 本文指的革命苏区,是我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苏区。当时革命根据地主要有中央根据地、湘赣根据地、闽浙赣根据地、湘鄂赣根据地、湘鄂西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川陕根据地、陕甘根据地等。这些根据地,在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都先后成立银行,发行了我国人民政权最早的货币。

    1997年S1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1 ]
  • 对旧桂系广西银行纸币加盖印章的浅见

    刘建明

    <正>我在收集广西纸币过程中,发现一种极为特别的情况,也就是旧桂系发行的广西银行纸币上加盖有印章,主要是在民国元年版的1元券、5元券上,以及民国十年发行的5角等纸币上加盖印章。加盖的印章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形状有园形、椭园形、方形、长方形、五角星及外八角内方形等,刻工精美,花样奇

    1997年S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 ]
  • 重视现代币的研究

    杨泽昭

    <正>当前,一个群众性的集币热潮正在全国兴起,我认为,作为钱币爱好者,不但要研究古钱币,更应该及时研究现代币以及现代币所表现的丰富内涵,以弘扬货币文化。我呼吁在钱币学术研究园地中、钱币学会研究队伍中,要以研究古钱币那样的劲头来重视对你每天生活所接触的现代币的重点研究。 在中国钱币史中,现代币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研究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所要研究的,主要侧重人民银行建行以来所发行的钱币。 研究现代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有如下理由: (1)四十八年来,人民币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今后必将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四十八载发行了四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一般金属币与贵金属币、流通金属币与流通纪念金属币等多品种、多系列并存的货币体系。研究当代币发展历史,就能知晓这些钱币全貌与发行原因,这对今后新的人民币设计、印刷、发行、流通、停用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2)重视现代币的研究,就能达到宣传、普及人民币基本知识,帮助相当多的人改变对人民币发行历史的“币史盲”现象。笔者有幸担任人、工、农三总行主办的经济信息报柳州记者站站长8年,多次有机会同各专业银行、信用社数十位中层领导开会交谈

    1997年S1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 ]
  • 试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纪念币

    陈嘉猷

    <正>一、概况 1、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内发行的金融流通纪念币,从1984年10月1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纪念币开始,至1995年发行联合国成立50周年纪念币止,17年间共发行24套34枚,平均每年发行1.4套,其中有六年每年仅发行一套,最多的1995年发行5套。 附:流通纪念币发行一览表(见后页) 2、我把1.5—1.7×30—32mm姑且称为大形币共发行12套15枚。对1.3—1.83×20—25mm姑且称作小形币,发行12套19枚。 3、从面额看:1角面额3枚,1元面额21套29枚,5元面额2套2枚。 4、从材质看:铜合金3套5枚,铜镍合金9套11枚,钢芯镀镍9套11枚,上述三种材料是一种发展和演变过程。 5、从纪念币的选题内容看:选题内容十分丰富,纪念意义非常深远,图案切题,敢与国外纪念币媲美。有如下几类:

    1997年S1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0 ]
  • 对新中国普通金属(流通)纪念币的几点认识

    白林

    <正>纪念币是货币文化中独具人文情意的一个特殊币种。中国纪念币之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齐国铸行的“齐返邦长法化”刀形币……。说明我们民族的纪念币是有古老文化为依托的。 有关资料显示:新中国发行的普通金属纪念币,早在1980年就开始发行,依次如下: 1980年5月发行,但只对外销售三万套“第十三届冬季奥运会”铜质纪念币。一套四枚,面值各一元。 1980年6月,又对外销售四万套加二千五百套加厚型的“中国奥委会”铜质纪念币。一套四枚,面值各一元。

    1997年S1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 ]
  • 也谈花穿钱的成因、性质及时代问题——兼与张宏明先生商榷

    谭意炯,黄鑫

    <正>《中国钱币》1994年第三期“百家争鸣”栏登载了张宏明先生所作《花穿钱的时代与成因问题》一文(以下简称为张文),拜读之后,对文中的一些观点,如花穿是古代铸钱工匠有意设计铸造或刻意加凿而成的产物,其性质属钱币标识符号,其下限在南宋淳熙年间等等,笔者均持有异议。现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提出我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并愿与张先生一道共同探讨,以求得对这些问题的彻底认识。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泉界前辈及同好予以批评指正。 一、花穿钱的成因问题 关于此问题,我国泉界的传统看法认为,花穿是由于古代铸钱工匠在铸钱过程中操作失误——铸坯时钱范无意错动或凿钱穿时位置不正而造成的。张文则认为是有意设计铸造或刻意修凿而成的。不难看出,无论是有意制作或无意造成的观点,都认为花穿出于铸坯或加工的环节。笔者下面对此予以详细讨论。 首先,我们来看看我国泉界的传统看法,笔者和张文对此均持否定态度,但具体看法和张文不同。张文认为,样钱翻砂法根本不存在钱范错动的问题,笔者则认为,样钱翻砂法同样存在钱范错动的缺陷,其后果是造成钱币正背面的文字或轮廓位置偏移或重印,即所谓的“错范钱”现象。显然,张先生是将钱范涵义的理解绝对化了。钱范本是铸币工艺中范模的统称,但随着铸币工艺发?

    1997年S1期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0 ]
  • 中越边境出土两汉至六朝钱币琐记——兼议我国对赤仄五铢钱的探讨

    肖以和

    <正>从八十年代初起,笔者开始收集在广西西南部出土的我国历代钱币。在最初的几年里,经常见到的古钱币多属唐、宋、明、清这四个朝代,在我国古代流通了长达七百多年之久的五铢钱则很少发现。这在同好之间开展的钱币沙龙中,大家都有同感。笔者早年查看广西清代至民国的史籍,很少发现有提及五铢钱的出土,翻查广西解放后至八十年代有钱币出土的报导看,其中两汉到六朝钱币所占的比例极少。 基于以上的认识,于是有同志著文说:汉代在广西境内的“桂南、桂西、桂中等广大地区还未有货币流通”。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大量的五铢钱从沿海、边贸地区源源不断地涌入都市。其中来源于中越边境出土的我国两汉至六朝钱币,到目前为止其数量是多少根本无法作出统计,凭机遇而论,选数量较大的说,确实是经本人第一手选拣的就多达三次。第一次是在一九九一年,钱总重量18.5公斤。据钱商介绍:“这批钱来源于越南,是

    1997年S1期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3 ]
  • 合浦海滩出土的记号五铢

    李冠国

    <正>1984年,合 浦西场乡渔民在 海滩发现少许零 散古钱,挖下去 共得两汉钱二十 余斤。经笔者拣 选,除极少数四 铢半两、货泉及 大泉五十外,其 余百分之九十九 是两汉五铢,其 中记号五铢三百 六十余枚。 合浦是古代 海上丝绸之路起 点之一,汉武帝时,中国船队在此挂帆首航,与东南亚诸国通商互市,往来频繁。这批钱币不象是人为窖藏,因此地在汉代尚属海底,于今仍是潮涨潮落的沙滩,故推为东汉沉船遗物。 近接区学会信,要求将这批记号钱做一份拓片送学会编《广西历史货币》专著用,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合浦不仅是古代南中国对外港口,而且是汉合浦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批古钱正是研究汉代广西货币经济的重要证物,理应在专著中占一定地位。现从这批钱中选出有代表性的170品,送给学会,同时编写一份分类目录,分模铸记号、阴刻记号、传形双胎及“其他”四大类。本目录着重用文字注解,适当加入笔者某些个人观点,可作为参考或检索用。

    1997年S1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6 ]
  • 体现右江流域民族经济发展特点的钱币窖藏

    麻振康,黄鑫

    <正>1994年春,平果县太平乡甘爱村内底屯村民农正兴,在自家的自留地中挖到一小罐民国时期的钱币窖藏,共有钱币99枚,分方孔圆钱和铜元两类,包括北宋、明、清及民国时期的一些钱币,具体分类如下: 一、方孔铜钱 从这批方孔铜钱的形制、大小来看,可分为小平钱、折二钱、折十钱及鹅眼钱四类。 1、小平钱类:有北宋的至道元宝、熙宁元宝、元丰通宝、元祐通宝;明代的洪武通宝;清代的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同治通宝、光绪通宝12个品种。北宋小平钱可根据钱文书体不同分出多种不同版别,清代小平钱则可根据钱背铸地钱局的不同分出多种局别,其中康熙通宝可分泉、源、广3局;乾隆通宝可分泉、源、云、桂、广、浙、川、陕、黔、南、昌等11局;嘉庆通宝可分泉、源、云、桂、广、川、昌、黔8局;道光通宝可分云、东2局,咸丰通宝、同治通宝可分云、桂2局;光绪通宝只有宝云局一种。清入关后的年号钱,除顺治、雍正、祺祥、宣统四种外,其余的均有发现。 2、折二钱类:有北宋的圣宋元宝、元丰通宝2个品种,也可根据钱文书体不同分有篆、行书等不同版别。 3、折十钱类:只发现北宋的崇宁重宝1种,隶书,为大样钱。 4、鹅眼钱:有咸丰通宝、道光通宝等,大小、轻重、厚薄不一,铸地有云、桂、东等,很?

    1997年S1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1 ]
  • 广西马山县出土宋代窖藏钱币简介

    于凤芝

    <正>1985年10月,马山县乔利乡长屯村一农民建新房时,从地下挖出百余斤窖藏的唐宋钱币。这批铜钱锈蚀厉害,我们从中挑选了小部分文字清晰,品相美观的铜钱用以收藏和研究。这批出土铜钱除夹有两枚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的开元通宝外,其余均为宋代钱币,计27种,其中4种22个年号的钱,3种非年号钱。时代最早的是北宋宋太祖赵匡胤铸造的“宋元通宝”,最晚的是南宋宁宗嘉定14年铸造的嘉定通宝,背有纪年“十四”。可见该窖藏埋藏的年代当在南宋中期偏晚的宁宗当政的时代。嘉定年号共17年,该窖藏埋藏的年代是在嘉定14年(公元1221年)。出土的北宋钱币有:太平通宝、祥符远宝、天圣元宝、皇宋通宝、庆历重宝、熙宁重宝、熙宁元宝、元丰通宝、元祐通宝、绍圣元宝、元符通宝、圣宋元宝、崇宁重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宝。出土的北宋钱币中以宣和通宝数量最多,占总数17%,其次为元丰、熙宁,分别占总数的13%、11%。政和通宝占总数9%,元祐、圣宋约占总数的6.5%。 出土的南宋钱币有:建炎通宝、绍兴元宝、通宝、隆兴元宝、乾道元宝、淳熙元宝、绍熙元宝、庆元通宝、嘉泰通宝、开禧通宝、嘉定通宝。其中绍熙元宝、绍兴元宝、淳熙元宝均占总数6.5%左右。

    1997年S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6 ]
  • 对南宁发现的湖南官局壹钱银币的考证

    蒋孟博,蒋婕虹

    <正>一九八九年四月初,两个到南宁贩卖葡萄干的维吾尔族商贩,拿一小布袋碎银(重约八两)到首饰加工店交换银链,这些碎银外表都有一层由泥与锈胶结成的坚硬包浆。据该商贩说,这些碎银是在新疆老家建房时挖到的。当首饰加工店的店主收后用酸浸洗这些碎银时,却惊奇地发现有的碎银上有文字:“湖南官局”、“壹钱”;“光绪银钱”、“伍分”几字。店主略有钱币知识,便把这些银币保留下来,不予熔化。 南宁等地的钱币爱好者知道这个消息后,纷纷到首饰加工店换购这些银币。于是,这些银币便在钱币界中流传开了。 笔者曾到首饰加工店了解有关情况,据店主说,这批银币共有“湖南官局·壹钱”币六十多枚,“光绪银钱·伍分”币十几枚,银纽扣五、六枚。笔者见到的“湖南官局·壹钱”银币为规整的圆形,成色不一,大小厚薄不统一,重量相差悬殊,最轻的为一点五克,最重的三点二克(见附表),可以说没有两枚是相同的。从形制上分析,这些银币是用厚薄不均匀的银片同模冲压而成,它们的形状与新疆常见的“天罡”银币相比,非常雷同。币正面为两列竖排“湖南官局”四字;背面:“壹钱”两字、外围一层珠圈。多数银币的图文偏向一边,币体半边厚半边薄,这是模大坯小所致。 “光绪银钱·伍分”币如铜钱,中心有一小正方孔形,但未穿透

    1997年S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 ]
  • 广西宋代富安监述略

    徐钢

    <正>《中国钱币》杂志八八年第二期,“北宋铜钱监述略”一文介绍:“广南西路宜州,治龙水县。乾德二年(公元964元)置富仁监;淳化二年(公元991年)置富安监。富仁监,州西二百五十五里;富安监,西南一百五十七里。富仁为银监。”(《太平寰宇记》卷一八六。)本人带着富仁是银监,富安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监?治所在现在广西什么地方等问题,进行了考查,查阅了有关史料,并发函到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志办》进行了调查。 通过考查,首先搞清了“监’的含义。“监”在宋代是地方行政区划名和物业管理机构名,一般在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设置。作为矿业管理机构,除“监”外,还有务、场、坑、冶。监,是主监官的驻地,有二种:一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相当于省)。如:荆湖南路(湖南省)的桂阳监;成都府路(四川省西、南部等)的陵井监;梓州路(四川省中、南部等)的富顺监;夔州路(四川省东部)的大宁监等。一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广西在宋代叫广南西路,当时有宜州的富仁银监,富安监;融州的宝积监(铁监);梧州铸钱监;浔州铸钱监;贺州铸钱监;邕州通宝监等。有的具有矿政合一的性质,行政上受路、州管辖,而坑冶、铸钱等物业,主要受宋代特置的江浙

    1997年S1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0 ]
  • 民国广西半毫镍币探议

    黄国强

    <正>民国十二年广西省造半毫镍币,系一种机制稀见币。仅见于民国时期施嘉干所著的《中国近代铸币汇考》。该书的118页下部有此镍币的正、背拓图。119页的文字说明为:“C22—14·十二年(1923)半毫镍币,此币似亦系试制版,未见流用。”新中国建立后所著行的金融货币书籍,均未有注录。 八十年代,广西半毫镍币已有个别发现。九十年代,随着钱币学会组织的发展和钱币研究的深入展开,经广大钱币学会会员及钱币收集爱好者的多方收寻,至今已陆续发现了此币二十多枚。该币出处大部为广西桂林地区的东南部,而发现较多的一次则在恭城县。从该币发现的情况看,基本上是混杂在版式相仿的民国十二年“广东省造半毫镍币”之中。 根据以上这些发现的地域现象,有必要对该币进行深入的探寻,揭示其铸行的历史背景,澄清该币的历史悬疑。

    1997年S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 广西半毫镍币认识点滴

    肖以和

    <正>一、掌故 广西半毫镍币自解放后到八十年代初期这三十多年间,一直不为人们所熟知,时至今日,对于绝大多数钱币收藏者来说,它仍然是个谜。现就本人近十年来对它的探查所识,述说如下: 据悉,八十年代中后期,这种币首先在四川省出现。稍后,在广西境内相继发现此币。1993年《广西金融研究》又发表了一位广西半毫镍币持有者的文章,对广西半毫镍币是样币,还是流通币,是广西自铸,还是广东代铸等问题多方猜测。早在1989年,合浦卫生院岑维璠先生就写过《民国时期合浦地区货币概况》的文章,文中说:“一九二三年一月,孙中山命黄明堂收复合浦,为应军需,于北海镇设立铸币厂铸造面额半毫(原稿称“五分”)镍币二万五千元。”事后,我写信问岑先生厂址,他说就在现今北海市园林局大院内。由于岑先生该文未能发表,故需要核实所提的镍币问题,合浦、钦州、北海等地的泉友多数人说不知道黄明堂发行过镍币,也未听过家乡父老言及此事,更有甚者,少数人还持否定态度。也就是说,除岑先生一人外,还找不到第二个认同者。 88年至89年间,本人曾与市政协梁上燕老先生谈及广西半毫镍币之事,意外地听到他老人家这样说:以前我也有这种广西镍币

    1997年S1期 4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6 ]
  • 一枚罕见广西银行铜牌

    王星度

    <正>中国的银行,从1897年成立第一家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止,共有一千多家,它们发行的纸币、硬币、业务存单、结算单证打印有“银行”两个字的实物留存在世的不少。唯独打印有“银行”二字铜牌实物留存在世的确廖廖无几了。笔者收集到“重庆广西银行铜牌”一枚(如图一)。此铜牌呈圆形,中央一小圆孔。直径40.4毫米,厚2毫米,孔径4毫米,重17.5克。正面:由环纹分为内外两层,沿边重轮。外层:上半部为仿宋体“重庆广西银行铜牌”八个字,字的两端各有一小五角星,下半部为编号“第壹陆贰号”;内层为艺术字“广西银行”。背面:左右为两行楷书字:“当日有效”,“出行不认”;下部为号码“No162”。这枚铜牌,反映了我国解放前后金融发展和业务管理的一些情况。 铜牌又名叫号牌,号牌是银行出纳人员验证顾客手持铜牌的号数,作付款或交单证的依据,是货币的一种支付手段和工具,它的作用是在付款或交单证过程中避免错付、错交情况的发生,达到银行收付现金业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以保证银行“铁算盘”的信誉。广西银行最早铸造使用铜牌的时间,没有史料记载。该枚铜牌虽然未标记铸造时间,但从广西银行重庆办事处成立时间推算,铜牌的铸造时间不迟于1943年3月。又从该铜牌牌面内层“广西银行”四个字的字体与陆荣廷军阀统治

    1997年S1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 下载本期数据